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光度测量的基础知识

光度测量的基础知识

更新时间:2025-08-15点击次数:16

光度测量的基础知识

光度法简介

光度测量方法历史悠久,已经使用了一个多世纪。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,当时开发了第一个基本的测量方法。如今,光度法已成为许多科学学科的一部分,包括生物学、化学、工程和药学。它用于工业中的环境分析、医疗诊断和质量控制,与 pH 测量一起,是分析中最重要的测量方法之一。


韦莱韬悦在光度测量领域活跃了30多年,几十年来,通过自动测量设置和分析质量保证(AQA)等方式简化了光度测量的复杂测量程序。对于用户来说,这意味着方便快捷的测量。


除了传统的实验室分析外,移动光度测量在环境监测和饮用水监测中也越来越重要

光线和色彩
来自 Phos(希腊语)表示光,metrein(希腊语)表示测量

图 1:光谱大致可分为三个范围:紫外光 (UV) <380nm、可见光约 380 – 780nm 和红外光 (IR) >780nm。
图 1:光谱大致可分为三个范围:紫外光 (UV) <380nm、可见光约 380 – 780nm 和红外光 (IR) >780nm。

光度法是在光源的帮助下分析溶液或溶解样品的过程。通过测量样品的光吸收,确定其中所含物质的浓度。这是可能的,因为光由电磁波谱组成,这些电磁波会被不同程度的物质吸收。

光度分析和比色分析之间的区别

比色法比光度法更古老,专门用于测量溶液中的颜色。它使用视觉颜色比较或数字测量来确定有色物质的浓度。比色法通常仅在可见光谱中有效。

另一方面,光度法是一种测量光强度的方法,用于量化光通过样品的吸收或透射。它可以使用整个光谱的波长,包括紫外线和红外光。

测量原理

用光度计测量什么?
光度法使用三种相互依赖的基本测量类型:

  1. Transmission T (%): 直接测量,由 (I) 之后和之前 (I ) 的光强度之比得出o) 的比色皿。样品的透射率随层厚和物质浓度呈指数级变化。该变速箱还用于 180° 的浊度测量(FAU 单位,例如在质量控制中)和浓度测量中的浊度校正。

    图2:比色皿之后(I)和之前(Io)的光强度之比。
    图2:比色皿之后(I)和之前(Io)的光强度之比。
  2. 吸光度 E:吸光度或消光度,也称为光密度,是样品对光的衰减/“消光"的量度。它是根据透射的对数计算得出的:E = - log10 (T)。样品中的吸光度与层厚和浓度成正比。

  3. 浓度:通过消光或透射获得。 根据校准曲线在规定的波长下定量分析物质(mg/l、ppm,…)。

表3:透射率/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。
表3:透射率/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。